地膜覆盖
塑料无处不在,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塑料。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地膜覆盖面积达2.75亿亩,使用量达145.5万吨。预计到 2024年,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将达3.3亿亩,使用量超过200万吨, 同时每年新增20-30万吨不可降解的残留地膜。
塑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此外,在农业育苗、水果套袋、保鲜等农业领域中,同样会使用大量塑料制品。
而目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塑料,多为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给土壤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是否有解决方案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呢?
有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就是其中一种。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类(PHAs)、淀粉基塑料(淀粉/聚合物共混塑料、全淀粉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脂肪族聚碳酸酯(APCs)等等多个品种。
可降解地膜
地膜覆盖技术可提高作物产量,减少除草剂及杀虫剂的使用,还具有保湿、保肥等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因此被大面积推广使用。
但是塑料地膜的使用,却在不知不觉中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普通塑料需数百年才能降解,同时还伴随着大量有害物质的溶出。残留塑料地膜阻碍了土壤中水、气、肥之间的流动,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愈演愈烈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材料研发成为新兴研究热点。生物可降解地膜是由来源于可再生材料且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备而成的塑料薄膜,其主要基材包括PLA、淀粉基塑料、PHB等。
缓释基材
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农业生产中可应用于制作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缓释基材,使有效成分以适当速度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作用时间、利于作物吸收、减少流失和使用量、避免农药和肥料的过度施用。
农副产品保鲜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多种农副产品保鲜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增多,其中研究最多的是PLA。大量研究表明,使用PLA薄膜包装保鲜西兰花、白玉菇、杨桃、哈斯油梨等可有效延长果蔬货架期,且包装方法操作简便、食用安全。
此外,生物可降解塑料还可用于制作可降解育苗钵、育苗托盘、水果套袋等方面。